PAPAGO!P3 、Mobileye C2-270 車道偏離、前方碰撞警示系統大PK

PAPAGO!P3是目前PAPAGO這一系列行車記錄器中最頂級的款式,打從廣告中提到P3有內建LDW車道偏離、FCWS前方碰撞警示系統開始,我就非常的好奇,好奇的是這個整合在行車記錄器裡面的行車安全功能到底能耐如何?剛好朋友阿益入手一台PAPAGO!P3,那就與我車上以色列的Mobileye C2-270來一場大PK吧….

先介紹一下上場的主角:
▼PAPAGO! P3
130度超廣角、1080P解析度的行車記錄器,內建GPS可以即時顯示閘道路口名稱電子地圖,還有LDW、FCWS喔!

▼PAPAGO! P3的LDW系統校正是由畫面上的左右兩道線來對準道路標線,可以左右調整;FCWS的基準應該是水平的那條線對準遠方的道路消失點,依照這個要求對準之後,覺得行車記錄器的拍攝角度有點太高,不知道其他P3使用者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在行車記錄器錄影的畫面,當時速到達60km/h就會出現綠色的標示線條,當前方車輛進入範圍會有紅色的方框標示出來,就像有的相機的自動追焦那樣!

▼這個功能Mobileye C2-270就沒辦法囉…..

▼Mobileye C2-270
這是來自以色列的車用安全系統,主要就是防止因為駕駛疲勞、疏失造成的意外,包含FCWS防撞警告、LDW車道偏離警告、跟車距離警示、行人、機車、腳踏車防撞警告….嗯…沒有行車記錄器的功能、沒有GPS…

▼Mobileye這系統的校正比較不一樣,是立一個專用的牌子給它看,然後輸入前方、左右寬度..接著就直接上路了,不用去對道路的標線

▼在LDW、FCWS這系統上,與PAPAGO! P3有一個先天上較大的差異,因為Mobileye C2-270是專用的安全系統,有連結車子的大燈、雨刷、煞車、方向燈這些信號,等一下就來看看有沒有差別;論安裝,P3由車主自己DIY就可以,固定在擋風玻璃並且接上電源就OK,C2-270則必須由專業人員安裝才可以….

▼由屎瑞克…我出門拍片給大家看看囉!

這是白天拍攝的路況影片,基本上已經可以看出兩套系統的差別:

原本只打算拍白天(因為P3的規格有提到夜間無法使用LDW、FCWS),但後來看到P3的V3韌體更新有提到加強的部分,所以就來試看看入夜之後的狀況,畢竟晚上開車更容易打瞌睡的….

▼屎瑞克拍的不大好,絞盡腦汁冒著被安全氣囊K到的危險改成這樣子拍攝…..

▼LDW系統夜間測試影片

▼FCWS、HMW夜間測試影片

夜間測試結果,P3還是不可以,我想這應該是行車記錄器錄影的彩色需求與黑白的CMOS高對比有關!

這個PK說實在不算是公平的啦,因為一個是行車記錄器的附屬功能,另一個是沒有行車記錄器的專用安全系統,但是藉由朋友這台PAPAGO! P3的試用PK比較,我放棄自己另外一台車子要買P3來兼任碰撞警告的計劃,還是先來去弄台737W做為專用的行車記錄器,另外前幾天我有發了一篇關於後悔買了P2X的文…這個..要改一下了,我不後悔了,因為這幾天用P2X與朋友交換P3來做測試,顯示地圖的部分好像真的有點多餘!

做個簡單的結論及建議,如果有廠商看到…
PAPAGO! P3
1. FCWS、LDW的辨識精準度還不夠,誤報的情況稍多!
2. 模式切換無法記憶起來很麻煩,例如切換到時速顯示,關機後再開又跳回行車記錄器顯示畫面
3. FCWS的校正是否可以上下調整?
4. FCWS的警告聲音太沒緊張的感覺
5. 地圖顯示模式加上類似浮水印的時速顯示
6. LDW的靈敏度必須可以調整
7. FCWS的警告有時很尷尬,就很順的跟著前車,結果就這個距離一直叫…老婆開車去台中,回來後問我:[車子一直咕咕叫的是什麼東西?
看下面這個影片就知道(手持拍攝很抖請見諒!)

Mobileye C2-270
1. FCWS的精準度值得讚揚,這個部分與PAPAGO!P3的FCWS功能差距很大,第一個差異是作動環境範圍很大(時速0-200都可以),第二個差異是不只偵測兩車距離,是要快速接近前車而且沒有煞車才會觸發,這陣子的使用發現基本上只要Mobileye發出FCWS的警告就一定是要緊急煞車了,你慢慢的接近前車只會發出HMW系統的單音警告而已!
2. 如果將HMW跟車距離提示調低到0.7秒上下,就算市區走走停停塞車也不會亂叫!
3. 行人、自行車的偵測在白天不錯用,但是晚上、天候不佳時有時偵測不到,如果增加紅外線投射照明不知是否可以加強?
4. 嗯….想不出其他建議….嗯…不便宜…

在現在的社會,開車似乎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其實開車是一件必須要投注大量精神的工作,當注意力稍微不集中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開車是多麼不簡單呢?你看過電視廣告說電腦可以挑土豆嗎?電腦確實可以辦到很多事情了,但是一直到現在21世紀,要像科幻電影裡面那樣子可以有AI人工智慧自己任意開車的情況恐怕還很難(目前最有名氣的大概是GOOGLE的測試車了!),由此就可知道駕駛車輛在路上這件事的難度,在自動化駕駛的日子來臨之前,透過輔助安全系統來輔助容易分心的駕駛或許是目前可行的辦法,之前看到ARTC的網頁資料提到 [前方碰撞預防系統] 就一直有在注意這樣的資訊,可惜都只有高價的高級車才慢慢的有這樣的配備,以我自己使用Mobileye FCWS這段時間的經驗,像雪隧這次的追撞意外有相當高的機會是可以避免的,也希望PAPAGO!P3 導入的FCWS功能可以不斷的有專業團隊投入研發,我相信這樣的系統絕對不是別人將一個研究授權轉移過去就是完善的,或許也可以像以色列Mobileye這間公司一樣持續的研發此一領域,搞不好有一天可以推出一個專用的FCWS、LDW系統呢!

補充說明: 今天發現PAPAGO!P3買到的是尚未更新到V3韌體的機器,手邊沒有授權碼,無法測試…

——————————————————–
抱歉,PAPAGO!P3的測試搞了個小小烏龍,今天打算將P3還給朋友,拿出P3拍的影片來看看,比P2X清晰,但是怎麼沒有如廣告裡面提到的將行經地址寫入影片的文字呢(朋友就是看到這個功能才買P3的阿),看了一下機器的系統資料,原來出貨還是舊版的韌體…..改快更新來實測看看,結果踢到一塊大鐵板!

PAPAGO的更新要授權碼,這個在P2X更新的時候我就知道,那時只是覺得有點機車;結果剛剛要更新P3就有問題了,因為我手邊沒有授權卡,打電話給研勤客服,一句話….辦不到,有機器的S/N序號一樣無法下載韌體,只能將機器寄回去或者轉帳200元購買新的授權序號,軟體(例如圖資)要購買授權我可以理解,韌體要這樣授權是怎樣?難道我是會下載PAPAGO!P3的韌體去安裝在1千多元的公版機就可以有P3的功能嗎?

主機板、顯示卡、撥放器…甚至HTC DHD更新,都沒有這樣的授權碼吧!只要是韌體類的東西你是要授權碼幹啥?

很多年前買過一次下載版本的PAPAGO就一肚子氣,研勤的做法我感覺是防自己客人卻防不了小人,隔了很多年再次買了研勤的P2X,下載更新韌體一定要求要註冊就感覺有點誇張了,我買你的東西要更新韌體還要留下完整的資料,不寫電話、地址就不能註冊,改天再看這公司會不會因為個人資料保護法賠大錢….

10幾天前因為要更新P2X韌體時,強迫註冊的畫面,真的要註冊也只要序號+mail吧?

總之,上面的測試不是PAPAGO!P3 韌體V3….

避免追撞意外、保障出遊行車安全的神兵利器 – 結合LDW車道偏移偵測及前方車輛、行人預警的Mobileye C2-270

全家大小外出露營旅遊是我們家很喜歡的活動,以家庭一台車為單位的活動有很大的方便性,不像遊覽車比較受限於固定的行程,更不用說有時候我們去的地方還需要四輪傳動的功能呢!但是說實在有時2天1夜盡興的活動之後,最後一天的回程真的是體力的大考驗,如果是坐遊覽車出遊就可以觀察到回程幾乎大家都會睡著,我們自己開著車RV出遊的回程中常常拿起無線電呼叫同遊的朋友,很快就會發現只剩辛苦的爸爸駕駛醒著,其他人早就呼呼大睡了,超人自己就有很多次回到家之後其實想不出來剛剛沿途的路況,好像有點半睡半醒給開回來的,中途該停的休息站、該喝的咖啡、蠻牛當然是一定有的,但是偶而還是會有點恍神的情況發生,有時就會想著一件有點白癡的事情….什麼時候可以有自動駕駛的功能啦,但..這個想也知道目前是沒辦法的!!

有天忙到晚上9點多才下班到三皇三家吃晚餐,隨手翻著不知是那一期的汽車雜誌,看到一篇廠商廣告寫著:[撞擊預警系統],那一頁的廣告我很難得的仔細看完,看到幾個功能的名稱,什麼行人碰撞、前方碰撞預警、車道偏離….每次看新聞有追撞之類的報導都會勾起我10幾年前的回億,思緒回到這篇廣告上仔細的看完,一頁的廣告實在沒有太多進階的資訊,雖然從很久很久以前看著李麥克開著神奇的夥計這台萬能的電腦車時,我就知道總有一天科技會進步到能夠幫我們一些事情,只是這一天不知道會是何時就是了,看完這個廣告我心裡想著…這大概是個只能歸類為”玩具”等級的東西吧,因為最近朋友買了一台剛上市號稱有車道偏離警示的行車紀錄器被嫌吵,但是雜誌上的這個撞擊預警系統顯示器看起來還蠻有質感的,好吧…算是個高級的玩具吧!我心裡這樣下了這篇廣告的註解,拿起冰涼的綠浮茶一口喝完….

隔了幾天突然想到這個”高級玩具”的功能提到的前方碰撞預警,10幾年前還在服役的表弟休假的晚上開車南下找朋友,在高速公路撞進停在路肩換輪胎的聯結車底下,沒人知道為什麼沒有塞車的晚上表弟要開路肩,然後就那麼巧的有輛聯結車在那邊,在這沒有煞車的情況下的嚴重車禍當場走了,徒留姑姑失去獨子的傷痛,如果、如果…如果沒有走路肩、如果在最後一刻有用力踩下煞車…

好吧,打開電腦想找出這個產品來仔細研究看看是不是個科技玩具,試了好幾個關鍵字都找不到,前車警告、前車監控、行人攝影、車輛撞擊、防止撞擊….估狗來估狗去就是找不到資料,最後用[車道偏移]找到不少其它資料,發現ARTC有很多資料,包含前方碰撞預防的系統都有,但好像都是屬於與汽車原廠的合作方案,看來影像辨識的科技這些年已經有相當程度的進展,但是怎麼都找不到那天在雜誌上看到的東西呢?最後不知道是怎樣想出來的,用[駕駛警示]這個關鍵字總算讓我找到了,原來這玩意兒是來自以色列的Mobileye C2-270,以前工作的時候有接觸過以色列的軟體,這個國家研發經費佔他們國內生產毛額比重相當高(比日本還高!),研究C2-270撞擊預警系統完整的功能後,說實在我有點懷疑這是不是國防科技上的什麼技術轉移的呢…呵呵

在Mobileye網站看到以下這段說明:
OEM
The advantages of Mobileye’s mono-camera based technology have been recognised by a growing list of vehicle makers. Production started with three makers from 2007 – Volvo, BMW and General Motors on multiple vehicles, and has now become more widespread in the market. Mobileye is currently working on series programs for launch through to MY15 (year 2014) and beyond for 10 different vehicle makers, and will be available as either an optional extra or standard fit on over 100 vehicles in the market place, with functions ranging from LDW through to vision only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nd Low Speed Collision Mitigation by Braking.
For the complete range of Mobileye mono-camera based applications.

In the OEM market Mobileye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the competition by 3 key technical highlights:

  1. Monocular approach – the ability to perform obstacle detection, range and relative speed measurement with a single camera.
  2. A unique range of vision based DAS applications.
  3. The Mobileye EyeQ™ vision-system-on a chip.

The current list of OEM partners with whom Mobileye is working is – AUDI AG, Adam Opel AG, BMW, Chrysler, General Motors, Ford Motor Company, Honda, Hyundai Kia Motor Company, Mitsubishi Motor Company, Peugeot Citroen, Volvo, Yulon Motors, Scania

喔,OEM合作的汽車廠幾乎涵蓋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汽車廠,當中還看到Yulon Motors,這應該是LUXGEN納智捷吧!照這樣看來這套系統可不是玩具,VOLVO的city safety應該就是與Mobileye合作的,這讓我更加好奇想要試看看,底下這兩支短片可以先看看,看完之後的反應相信一定會與我一樣,真的假的?有這樣的東西嗎?

▼這陣子有支電視廣告吸引了我的注意,VOLVO city safety,有印象嗎?
開車在路上大家都知道要專心,可偏偏總是有疏忽的時候,看過這支影片應該對最後那一下緊急煞車有印象吧!一轉頭回來嚇出一身冷汗的經驗應該或多或少都有遇過,反應慢一點的大概就”碰”一聲,但是…影片中走過的女生露出自信的微笑這一幕,我在台灣開車這麼久都沒遇到過哩,改成路邊的檳榔西施會比較符合台灣的特殊風情喔….

▼呱呱落地,你小心翼翼的帶著寶貝學單車,在細心呵護下女兒安全的成長,轉眼間取得駕照開始探索更寬廣的世界…叮嚀著:[開車小心…],一定放不下心吧!!
but you can’t always be there…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看這片將近6分鐘的介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jLowRp9PZU

Mobileye C2-270有四個主功能:

  • FCW 前防撞預警
  • HMW 車距監測警示
  • LDW 車道偏離警示
  • PCW 行人避撞預警
  • (行人、自行車)

看看這段影片就可以大致了解這四個功能的用途….

▼構成的部件: 影像偵測單元、車輛綜合訊號連接插座、顯示暨控制模組
原廠技術規格大概是這樣:
輸入電壓: 12~28V DC(一般自小客車~大卡車、公車都可以使用)
全負載輸入電流: 360mA – 12V;180mA – 24V (省電,不會造成車輛電系過重負荷)
顯示器規格尺寸: 直徑49mm * 厚度24mm ;紅、白、綠、藍四色顯示
影像辨識模組: EyeQ2®

▼幾種不同的警示狀況

光看完這些資料就可以說服我這不是玩具?雖然已經有國際上眾多車廠的合作肯定,但不是有句話這麼說的嗎….眼見為憑!!
經過一番聯繫,趁著總代理南下出差的機會,超人我就厚著臉皮坐到人家車上去兜風了,真的不會像我朋友罵的要死的行車紀錄器附設簡易版的LDW、FCW那樣亂叫,因為除了系統的硬體設計、軟體設計,C2-270還有連結車子的車速訊號、方向燈訊號、煞車訊號,以LDW車道偏離警示的功能來說,當你正常變換車道有打方向燈的情況,就不會出現車道偏離的警示,兜風幾公里下來的表現真的很不錯,安全氣囊、防撞鋼樑這些是事後的保護,如果能在狀況前提出警示應該是更重要的事情!

寫這篇分享心得的時候朋友來訪,朋友看完前面的介紹之後問了一個問題:[晚上、天候不佳下大雨的時候一樣可以正常運作嗎?]嗯,因為我跟著去兜風的時候是白天中午的時間,沒遇到晚上、下大雨,但是我當時就有問這個問題啦,總代理說這是沒問題的,真的要超人的實際測試經驗,就要等咱家財政部長同意撥款才有機會分享給大家的啦!

FORD RANGER T6皮卡與二郎神前方碰撞預警系統 – Mobileye 560

忠實的觀眾大概會注意到有一年多的時間超人出門都是開小小的SWIFT,油錢可以省一點是原本期望的,但是一段時間之後就發現底盤低的轎車其實不大符合我們的探路需求,但是因為SWIFT上面有安裝一套幫我看路的先進系統,來自以色列的Mobileye C2-270,所以在這東奔西跑的時候可以有效分擔一些危險的情況,開車上路理想上當然要如同高速公路上面的標語,精神好才上路,可人是肉做的,總有精神一時不濟的時候,如果真如很多人說的:[車是人在開的啦,靠那些東西沒效啦..],那車禍就不會這樣多了吧!

那時候針對C2-270有寫了幾篇介紹文,第三篇的標題是[大多數人買不起的東西…],當時就有解釋其實指的不是錢的真正問題,而是價值觀的問題,而過了這一年多的時間,更覺得需要多多介紹這樣的東西給大家,因為這一年多看到太多人光是露營用品就買了20~30萬,這真的是價值觀的問題了,5萬的露營裝備一樣可以帶來闔家歡樂,20~30萬當然有更高的爽度,但是,安全為何總是不在大家的優先考慮範圍裡面呢?在舊款C2-270的時候,曾經虧損在PCHOME商店街幫廠商推廣,提供0利率分期的購買方式,事實上扣掉商店街抽的手續費及0利率刷卡根本是一般店家不會想做的,但是憑著阿Q的精神幫忙堆了一陣子,超人常在店裡告訴客人:[我不相信死後的因果輪迴,但是我相信你現在做的每件事情都有因果關係,我總相信,這樣努力的幫忙推動防撞系統,或許某一天某一台有安裝這系統的車子因為系統發出的警告聲而及時煞車,這部車子的前面是我那騎著腳踏車放學返家途中的兒子…]

底下這幾篇就是當時一系列摸索測試Mobileye C2-270的文章,可以大致了解關於Mobileye這種系統的運作,期間超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做各種狀況的完整測試,不管是下大雨、晚上、市區、郊區、高速公路通通試過了,前兩篇如下方的連結,有興趣可以先看看:
第一篇: 避免追撞意外、保障出遊行車安全的神兵利器 – 結合LDW車道偏移偵測及前方車輛、行人預警的…
第二篇: PAPAGO!P3 、Mobileye C2-270 車道偏離、前方碰撞警示系統大PK
第三篇: NEW SWIFT 防撞系統安裝全記錄…大多數人買不起的東西…

如標題所示,這次要安裝的車款是舞山林的新探勘成員,FORD ALL-NEW RANGER,重要諸元如下:
■引擎:柴油 3198cc DOHC雙凸輪軸 直列5缸 渦輪增壓
■最大馬力:200hp@3000rpm
■最大扭力:47.9kgm@1750~2500rpm
■車重:2200kg
■載重:1000kg
■總重:3200kg
■安全及輔助:六具安全氣囊、ABS防鎖死煞車系統、EBD煞車力道分配系統、EBA緊急煞車輔助系統、ESP電子車身穩定系統、HDC陡坡緩降控制、HSA斜坡起步輔助、TCS循跡控制系統、ALC主動式負載控制系統、RSC防側翻控制系統、EBL緊急煞車燈、定速控制系統

看出來超人選上FORD RANGER的原因了嗎?因為它的安全系統完備又能符合我的載貨需求,但是缺了VOLVO大部分車系都有的防撞預警系統(同公司的FORD KUGA 2.0L 旗艦型也有包含ACS主動式都會行車防護系統之類的更完整配備,可惜不符合我的載貨需求),但是這不要緊,因為除了自動介入煞車這個部分,防撞警告的部分找世環國際就可以搞定了,就這樣,RANGER加入舞山林的行列囉!

▼200匹馬力以及47.9kgm的扭力用在含載重3.2噸的車上當然不算性能車款,但是因為貨卡本身的設定是偏向貨車,考慮載重時的煞車必須要漸進線性,不像性能車那樣的隨煞即停,這時候更是需要在關鍵的2.7秒之前注意到前方的情況啊!

開小小的SWIFT撞到前車,除非真的飆到一個誇張的境界,要不然被我撞上的車子應該還不致於嚴重到整台車被我撞扁;但是今天換成全載重到3200公斤的RANGER 時速110公里的速度沒有煞車的情況下追撞前車,那嚴重性絕對差多了,底下這篇連結推薦一定要去看一下,想像一下,如果你是那個貨車的駕駛,然後被你追撞的那台TIIDA後座有兩個小BABY(好險這個事故的後座沒有人),你要怎樣面對這樣的事情,肇因可能是你打瞌睡、看手機,或者像之前另一個大貨車司機只是肚子餓想拿餅乾來吃,就撞死前車的人!
MOBILE 01_Tiida這麼不耐撞嗎?

貪吃一包餅 大貨車國道撞死人賠600萬
上面這個例子的司機,沒有酒駕也沒有打瞌睡,因為肚子餓想拿餅乾吃卻沒有注意到已經偏離車道,撞上正在路肩拖救的拖吊車司機,報導是說600萬達成和解,不管這當中由保險系統出了多少錢,這個司機會願意花上幾萬元來安裝一套有兩道防線(偏離車道LDW會先警告,偏離後FCW判斷前方碰撞會有更急促的警告)的防撞系統嗎?依照我的觀察,很遺憾我覺得90%還是不會的,信不信?

超人常與店裡的客人聊到有一種我們可以加裝的防撞安全警示系統,而且功能甚至超過很多原廠配備的閹割版本,客人聽到這裡通常都是:[???…那是什麼東西?]

Mobileye這東西真的是大有來頭,AUDI、Opel、BMW、Chrysler、Ford、Honda、Hyundai、Kia、Mitsubishi、Peugeot、Citroen、Volvo、Yulon Motors, Scania…這些車廠都與Mobileye有OEM的合作關係,由此可知Mobileye在此領域的領先地位,SWIFT要安裝的時候我有問廠商一個問題:[像衛星導航這東西,如果GARMIN是第一品牌,那往下一定有第二、第三,行車記錄器也是一樣;那請問如果如貴公司所言,Mobileye這麼厲害算第一品牌好了,那這方面的第二品牌呢?]
代理商人員想了想:[沒有可以浮出檯面的第二品牌了…至少目前沒有,不然您去找看看…]

560是Mobileye提供給汽車後裝市場的全功能安全警示系統,很多車廠或許是預算的考量,都只安裝一小部分的功能,例如目前就有許多車款開始提供LDW車道偏離的警示功能,而事實上此系統的完整功能可多著呢~~

Mobileye 560 包含以下的功能:
PCW 行人及自行車碰撞預警

FCW/UFCW 前方汽機車碰撞預警

LDW 車道偏離警示

HMW 前方車距(秒距)監測及警示

SLI 速限路標識別+超速警示

IHC 智慧型大燈遠近光切換(視車型選配加裝)

整套系統的核心是由Mobileye EyeQ2影像處理器來辨識前方的行人、自行車、機車、大小汽車,然後透過EyeWatch顯示系統的狀態及前方情況,透過各種聲音頻率來提醒駕駛者,而這次裝在RANGER上面的新系統更比SWIFT上面的C2-270多了透過藍芽與智慧型手機連線顯示並統計駕駛狀況的功能!

▼EyeWatch 顯示器

▼智慧型手機安裝APP之後就可以連線顯示更完整的資訊

▼準備安裝的二郎神前方碰撞預警系統
二郎神???這好像是台灣這邊的註冊,好本土的名字呀… ^_^ 但是這個二郎神是來自於軍事科技、電腦軟體、電子、航空有著先進技術水平的以色列,他們的電子監控系統和無人飛機十分的先進,以前聽01網友說這套Mobileye防撞系統起源與軍事科技有關,不知是真是假呢?

▼脫光光準備開始安裝Mobileye 560,大部分的車款都可以由CAN BUS取得防撞系統所需要的時速、方向燈、大燈、煞車、雨刷這些訊號,而560這次搭配使用的是更高檔的CAN BUS-Sensor線組,連原本的CAN BUS插頭都沒用到呢!

▼這組新採用的CAN BUS-Sensor線組可以在不用剝皮破壞原車線束下得到傳輸的訊號,除了增加線組的安全性,更可以不用擔心新車安裝系統的保固條件爭議,這是台灣之前銷售的舊款C2-270沒有的呢!

▼感應線組內部,不是用個尖尖的針頭之類的去刺破電線來接觸到銅線,是用感應的方式呦!

▼RANGER的CAN BUS感應線組安裝完成

一年多前安裝於SWIFT的Mobileye C2-270影像偵測單元是依靠幾個不同角度的外罩來適應各車種的擋風玻璃斜度,這次RANGER安裝的Mobileye 560的影像偵測單元整體設計算是大進化了,可直接調整上下各40度角度,外殼的部份是金屬材質,整體的感覺真的是完全不一樣。

▼舊型C2-270的影像偵測單元,外型真是有點土法煉鋼的感覺….

▼這次安裝的560已經是全新設計,整體的感覺很讚

▼校正中,這個校正不像一些簡單的系統要你自己開車上路去對準馬路的標線之類,而是由安裝工程師將影像偵測單元的安裝高度、保桿距離、左右距離量測之後輸入電腦,然後編譯完成後寫入C2-270的記憶體

▼讀取校正牌的資料中….

▼以色列原廠提供的各車種安裝資訊,安裝的工程師說他們也會將安裝資訊上傳以色列公司的資料庫!
安裝工程師要測試連結車速訊號、方向燈訊號、煞車訊號、大燈訊號、雨刷訊號,全部安裝完成之後工程師會帶著車主開車上路做測試,這安裝的等級真是與一般的設備完全不一樣,還好台灣有人願意代理,要不然你想辦法由國外弄一組回來,買回來一樣一籌莫展啊!

RANGER的Mobileye 560在2013年11月份就已經安裝完成,怎麼隔了這麼久才發表分享文呢?當然不是睡不著覺起來打電腦,因為560比起之前的C2-270多了些配備及功能,加上無線藍芽的部分還要有認證之類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而多出來的新功能超人也要試看看才可以拿出來分享,這一試很過就過了農曆春節來到了2014年…呵呵
好啦,就讓大家看看在RANGER上面的實際運作,有機會也歡迎來彰化超人店長小店討論這備受我推崇的玩意兒~~~

以下是EyeWatch 顯示器上面最常出現的幾種顯示狀況:

▼這是前方有車HMW車距監測,在這一刻這一瞬間以你現在的時速會與前車碰撞的秒差,不是距離喔!所以時速80與時速40的時候同樣顯示1.0的前車距離是不一樣的,簡單的說就是用本車的車速與前車的距離做換算,協助駕駛保持安全行車距離,到達設定的警戒值會有單獨一聲的警告。

▼這個有兩種情況,一個就是上面提到的HMW已經觸發警戒值,系統發出”咚”一單音;也有可能是FCW前方汽機車碰撞預警,如果是此預警則出現的警告音是急促的連續警告音,聽到這聲音要趕快有應變措施就對了,這FCW的演算是比較複雜,這是要遵循美國NHTSA(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的測試規範的,透過單一鏡頭達成這樣精準功能的目前就只有Mobileye這間公司!

▼超速!超速啦,左右邊條出現,加上中間超過的數值就是超速啦….這是可以調整超過多少才會觸發警告的,但是不是百分百都適用,且貼超人分享如下:
1. 一般省道好用,很多道路一下子速限70、速限50、速限60跳來跳去,我們不是存心要超速,問題是這樣換來換去的速限如果沒看到被攔下來就虧大了,這個部分不錯!
2. 國道就幾乎派不上用場了,因為國道速限標誌硬是高低速限排在一起,然後又是大型車速限低、其它車速限高,我發現這種情況之下,系統會讀低速限的那一個,所以….沒用,聽廠商說這與台灣沒有加入什麼公約之類的有關,意思就是我們有些號誌是自己關著門制定的!

▼藍芽連線功能也是560的新增功能,透過行動裝置安裝的APP可以顯示更多的資訊,但是這部分的功能並非每個人都可以輕鬆上手,因為要安裝APP,要連結藍芽裝置,基本上就要考驗您有沒有跟上資訊時代囉,但是這部分就算不使用也不影響什麼,只是有點浪費吧…

▼行動裝置透過藍芽連結560主機後,就可以統計各項警示的觸發次數,APP可以用一週、一個月、一年的區間顯示各項警示的次數,駕駛的行為就一一的記錄下來啦!

▼底下這些是透過Android手機APP呈現的行駛中狀況,目前速限、車速、前車秒數、道路邊線一清二楚,但是事實上超人我用沒幾次就不再連線了,因為其實透過系統警告音就可以很清楚知道目前狀況,多開個手機來看這個我覺得有點麻煩的啦~~

▼撇開是否喜歡常常開啟藍芽連線,如果你正用GPS地圖功能看著地圖導航,但是又希望Mobileye 560的警示可以同時在手機上使用,這樣可以嗎?
看看這裝圖就知道了…..Mobileye這個APP的顯示會在背景模式運作,然後用浮水印的方式顯示在上面,設想還蠻週到的,在背景模式運作的情況下,一般沒有觸發警示值的時候不會顯示,只有警示值觸發才會浮上來顯示喔….

▼手機拿進拿出而且藍芽還經常連結其它東西,所以後來就沒有與560連線,但是過沒多久想到車上的GARMIN導航機nuvi 3590也是Android系統,一樣有藍芽,試著透過WIFI連線下載APP之後順利完成設定,因為GARMIN nuvi 3590都是開車就啟動(借助它來防止固定測速照像),這下剛好派上用場,不須看地圖的時候Mobileye APP是運做的主程式,但是nuvi 3590的測速照像語音一樣會運作;反之用地圖導航的時候就讓Mobileye APP背景執行,有警示才浮出顯示,不錯、不錯…

這些年斷斷續續看到ㄧ些自動駕駛汽車的報導,包含GOOGLE以及各大車廠其實都有不斷的努力中,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都讓我無法理解啊!一台無人駕駛汽車可以是長遠發展的理想,像GOOGLE都已經申請了執照、NISSAN也取得日本的執照與車牌,但要能做到無人駕駛表示對車輛四周的偵測要達到相當嚴密的程度,為何不分階段性的達成任務,將已經可行的監控技術(例如目前Mobileye 560提供的前方監測)商品化,這樣更多人投入商品必可達成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對於避免車禍的發生一定有相當程度的助益,可惜的是這幾間大廠有點擺明著不會走就先想飛…或者說,在汽車廠的眼中,安全只是有錢人的專利罷了!

▼回到目前唯一可行的安全提升方案,我這一年多由C2-270一直到現在的560使用經驗來看,這東西是與家裡使用瓦斯熱水器就一定要加裝一氧化碳偵測器的同等級要求,只要有車而且越是長時間駕駛越是需要安裝,Mobileye這間公司的工作也一定是充滿挑戰的,因為透過影像辨識的方式就像是人的眼睛在看車子的四周,這與用雷達之類的方式只能探測障礙物是完全不一樣的境界,我相信以後應該會有更多號誌辨識的功能會加進來,有證據喔…這是我自己發現的,有一天無意間發現系統在我開上國道一號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標誌,後來才注意到原來是系統”看到“例在匝道口的汽車專行號誌呢!

▼這個是超人自己拍下的實車影片,從頭到尾看一遍就可以知道講了一大篇是在介紹什麼東西…

Mobileye有一支影片我之前有介紹過,這支影片的訴求重點我非常認同,也推薦大家可以看一下,家中的小孩長大了,很快就可以有駕照,台灣的考駕駛直照方式其實不大足夠,世環國際的DM這句:[新手上路的喜悅外,還多了一份擔憂;誰,能幫她看著路?]寫的真好,經常遇到變換車道不打方向燈的駕駛,如果她的旁邊坐著一個爸爸,發現她沒打方向燈就會念一句:[喂,沒打方向燈!!]這種情況應該會有所改變,但是你不能一直做在旁邊監督她尚未養成的好習慣,Mobileye真的可以,套句經常講給客人聽的一句話:[這東西是愛買3C商品的我覺得最有21世紀感覺的東西!]
https://youtu.be/RTP6Ey9H44k

2kg 瓦斯防爆安全瓶/高山瓦斯/卡式瓦斯安全討論

2011-08-02補充說明:因為一般20kg大桶瓦斯或者4kg泡茶小瓦斯桶都是用交換桶的方式,所以我們瓦斯用完只要打一通電話給瓦斯行就可以快速換到已經填充完成的瓦斯,但是這種特殊規格的瓦斯桶需要自己送去瓦斯行請瓦斯行代為送分裝場填充,往往星期五準備露營設備才發現瓦斯好像剩下一半,那到底要不要送去填充這1kg的瓦斯呢?而且今天拿過去瓦斯行卻可能星期六要出發的時候瓦斯桶還沒回來,使用上有相當的困擾,是否真的方便請自行斟酌囉!

介紹一個新發現的戶外用瓦斯桶,去年市面上出現了一批年代比較久遠的2kg瓦斯鋼瓶,車隊裡面有相當多人購買,因為對於RV露營的需求來說,用卡式瓦斯在比較低溫的山上,因為卡式瓦斯罐填充的是丁烷,它的沸點為-0.5℃,所以常常煮沒多久卡式瓦斯罐已經結冰了;如果改用高山瓦斯罐(有的比較便宜的鎖牙式高山瓦斯罐裡面填充的只是丁烷,買的時候要看看罐體的成份標示)可以稍稍減緩這種結冰的情況,因為高山瓦斯罐裡面填充的通常是30%的丙烷加上70%的丁烷,丙烷的沸點為-42.1℃,各家瓦斯的配方會有點不一樣,還有添加一點其它的氣體,這就是各廠自己的秘密了吧,但是使用高山瓦斯罐卻有另外一種心痛的感覺因為一罐230g的瓦斯罐大概60-100元不等,比起卡式瓦斯罐大概將近有3倍的價差,還真是不便宜ㄚ….但是為了使用上的方便,這又是不得不花的錢,例如登山的人,總不能要他背個大瓦斯桶上山去吧??
關於一般我們使用的液化石油氣主要成份大致歸納一下:
◆沸點:(由液態變為氣態之溫度)
丁烷:零下 0.5 ℃ (常溫下為氣態)
丙烷:零下 42.1 ℃ (常溫下為氣態)
◆蒸發潛熱:(液化石油氣在氣化過程中所吸收周圍大量之熱)
丁烷:92.09 kcal/kg
丙烷:101.8 kcal/kg
◆蒸氣壓:(液態石油氣充填於鋼瓶內,部份液體會蒸發成氣體而產生壓力,當到達一定壓力時,蒸發就會停止,此時鋼瓶內之壓力(定壓)稱之為蒸氣壓)
20℃時的壓力如下,隨著溫度的上升壓力會一直衝高的喔,如果要瓦斯放在車內,切記不要曝曬陽光,可以將瓦斯罐放在保麗龍的保溫盒內也可以稍稍隔絕溫度..
丁烷:2kg/cm2
丙烷:8kg/cm2
◆燃燒率:(所以爐子上面註明使用高山瓦斯與卡式瓦斯的使用時間不一樣,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呢??)
丁烷:7.9 mm/min
丙烷:8.2 mm/min

統合昨天學到的一些東西,我們使用的這幾種液化石油氣隨著配方的不同,當丙烷比率越高則壓力越大;環境溫度越高壓力也是會持續升高;最大的重點之一則是液量多少與壓力無關,為什麼說這是重點,因為常聽到自己用轉接頭將家用瓦斯灌進高山瓦斯罐的朋友說一句話-不要灌那麼飽就好了…原來壓力並不是你灌少就減少的,那是液化石油氣的蒸氣壓….我還是趕緊通知我那個可愛的方向盤朋友,因為他不聽我的勸告堅持買了一些零件打算自己做一個號稱很方便的家用瓦斯桶對高山瓦斯罐的充填工具,他的自信就是來自於—>只要我不貪心、不要灌那麼多就好了…原來這是大錯特錯!!

我要去鋸開一罐高山瓦斯看看,等一下上來貼圖…

▼開始惡搞囉,我店裡面雖然有高山瓦斯,但是其實與大家的情形也是一樣,我們只是瓦斯的使用者而已,然後店裡面多幾支滅火器,但是對於使用完畢的空瓦斯罐如果直接用有火花的砂輪機切割到底行不行,心裡還是怕怕的…所以我還是用鋸子這個笨方法慢慢搞…

▼終於鋸開搞定了,第一次看到瓦斯罐的肚子裡面..

▼我用肉眼感覺不大出來卡式瓦斯罐與高山瓦斯罐的差別,頂多大概差個0.1-0.2mm的厚度吧,等一下去借一隻游標卡尺量看看,但是不是每家的罐子都是這種厚度,或者是高山瓦斯罐使用的材質不一樣,這點我昨天找商檢局的網站找好久,沒有看到相關資料…

▼高山瓦斯罐上面的閥門,是一個黑色的塑膠製品

▼發現卡式瓦斯罐的上面有個不一樣的構造,那一個L型的彎管是向著卡式罐的故定缺口,一般用棒棒爐之類的此缺口是朝上,所以這樣應該是為了避免液態丁烷流出,火力忽大忽小的狀況,那也趁機提醒使用蜘蛛爐的朋友,下次拿轉接頭使用卡式瓦斯的時候,要記得將瓦斯罐的缺口朝上喔…

瓦斯罐的厚度數據來了,跑去五金行跟人家借諾哩私量看看,實際上應該更薄一點點,因為切下來的部分是有弧度的,我沒有弄平就直接測量了,這個[切片]我要保留展示用…

▼卡式瓦斯罐的鐵皮厚度,約0.24mm(黃圈標示的是小數點的位數,這樣不是2mm喔)

▼高山瓦斯罐的鐵皮厚度,約0.32mm(黃圈標示的是小數點的位數,這樣不是3mm喔)

昨天為什麼會想要大費周章的鋸開瓦斯罐?最主要是聽阿誌說家用瓦斯鋼瓶的瓶身是採用高剛性的高張力鋼板焊接而成,鋼板有兩種:其一是日本的鋼板,這個厚度是2.8mm;另一種則是我們台灣中鋼產製的鋼板,中鋼的是3.2mm;當我聽到這個數據的時後在想甚麼大家知道嗎?我在想這樣會不會太薄阿一桶瓦斯這麼大桶,壓力一定比小罐瓦斯大很多,至少也要0.5公分吧!!!(結果就是上面我有提到的,正確的情況是液量多少與壓力無關,所以如果填充一樣的瓦斯,例如將家用瓦斯透過DIY的方式填充到高山瓦斯罐,那麼這一瓶高山瓦斯罐一樣要承受3-5KG的壓力,這大概是一般室溫冬天及夏天的溫度差異形成的不同壓力),當今天早上完成瓦斯罐的解剖之後,我實在是嚇一跳ㄚ,原來這種重複填充有檢驗的鋼瓶厚度是一般拋棄式瓦斯的10倍以上的厚度,一般鋼瓶測試大概是測到18kg,然後V2閥門上面的洩壓閥大約是13-14kg左右會洩壓,但是高山瓦斯罐可是沒有這樣的裝置的,再次叮嚀一下,還是不要為了省這一點錢搏命演出吧,如果不想花錢在高山瓦斯罐,那或許可以考慮使用液態燃料的汽化爐具,那就可以使用汽油或者去漬油了..

▼4kg瓦斯鋼瓶的上半身(2-50kg規格鋼板厚度都是一樣的)

▼看一下鋼板的厚度,有自己將桶裝瓦斯填充到高山瓦斯罐的同學參考看看,雖然有些在網路上銷售填充轉換頭的賣家建議使用snowpeak的瓦斯罐,但是snowpeak的瓶子再怎樣厚,能與3.2mm的高張力鋼板承受同樣的壓力嗎?這是要深思的問題,不過就是出去玩玩,總不要玩這種走鋼絲跳火圈的高難度遊戲吧?

簡單的換算一下卡式或者高山瓦斯罐的罐子成本大概佔銷售金額多少…
一般我們家用的液化石油氣的成分大約是50%丙烷+50%丁烷,丙烷的價格略高於丁烷,聽瓦斯行說也有特定用戶是叫純丙烷的液化石油氣,大量消耗瓦斯時可以讓瓶子結冰的情況減慢許多,但是因為比較貴所以用的人不多,或許蒸氣壓力也是個重要原因,我猜的啦..
目前我們由瓦斯行叫的零售價格一桶20公斤的大約800元上下,這樣換算下來:
1. 50%+50%的液化石油氣每1000公克大約40元,每公克約0.04元的零售價
2. 230g的高山瓦斯罐算65元好了,0.04元/g*230g=9.2元;65-9.2 = 55.8(瓦斯罐的費用)
3. 三罐裝的卡式瓦斯約80元,0.04元/g*220g=8.8元;(80/3)-8.8 = 17.9(瓦斯罐的費用)

以上是大約的試算,不管丙烷、丁烷的價差,看來罐子的費用佔了很多!!回到一開始提到的2kg阿公級瓦斯鋼瓶,原本我都是勸帶著5Kg泡茶瓦斯桶出去露營的朋友用高山瓦斯就好,一家四口露營2天一夜大概2罐高山瓦斯150元上下,何必弄一個這麼大的瓦斯桶…如果容量稍微小一點,能夠方便攜帶,那倒是能夠接受,但是無奈市面上一直找不到有合格認證的1.5-2kg左右的桶子,期間有看過用滅火器瓶子改的、還有不銹鋼做的趴趴走、以及少量的2kg舊桶,但都沒有消防署檢驗的證明,那瓦斯行幫忙灌油的意願根本不高….結果去年看到一批阿公級的2Kg瓦斯瓶居然通過檢驗了,所以我自己也弄了一支在店裡搭配我的c牌雙口爐煮晚餐,這下我終於了解為什麼一直有人想要找瓦斯桶,原本我大概3-4天就用掉一罐高山瓦斯,現在用這隻阿公級的2kg桶子灌一次大概就用4個星期快一個月,所以對喜歡外出煮很多伙食的人來說,不用大桶一點還真是花錢又效率差ㄚ,但是阿公級的缺點就是年事已高,要每年上醫院檢查身體,那個V1的閥門也真的是老舊了,但沒有其它的替用品也只好請他老人家辛苦點了吧 前幾天看到野趣上面廠商的廣告,有點半信半疑,之前不是一堆人都說2kg的瓦斯鋼瓶沒有檢驗規章之類的,總之就是不可能有新瓶出現,是不是又遇到不知道狀況的有志人士認為可以通過,先刊個廣告呢?聯絡之後好像真有這麼一回事,一直到真的看到全新的鋼瓶以及消防署的認證,果然是新生兒呢…阿公終於可以退休囉

107-05-10 補充說明,目前市面上這個2KG瓦斯桶好像因為普及率的問題,已經消失了,相關商品資料煩請自己找看看喔!

想要拖著露營拖車,合法嗎???變更拖曳的說明。

社會的經濟是門複雜的學問,但如果撇開真正有安全顧慮的東西(例如:槍枝、毒品),卻因為一堆無法跟上時代的法規及官員,而讓原本可以產生的消費行為受到限制,姑且不論買賣之間民間的資金流動,光政府就有各式各樣的稅收可以收入,關稅、貨物稅、營業稅、規費,為什麼不大力推動,歐美、日本這些比我們先進的國家都有可以直接學習的東西,但是我們卻只能看到不斷出現的領公費出國考察的新聞,考察還是觀光??

▼這一個場景代表甚麼?只是有人玩樂嗎?
它是不是也代表了就業機會及市場交易帶來的利潤、資金的流動、政府的稅收、以及地方的觀光收入??

因為整個法規限制一堆,所以經常有人詢問提到在自小客車後面拖一個尾車是違法的吧?
或者以為自小客車要拖尾車必須有聯結車的駕照吧?

其實自小客車拖掛尾車是合法的,在開放的重量、尺寸內也不需要其他的駕照….但是限制還是很多這倒是沒錯啦,今天我們要聊的不是尾車或者駕駛的執照,我們要討論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你的車子可以合法拖尾車嗎?

早在民國88年交通部就已經訂定了 使用中小型汽車附掛拖車變更審查及登檢作業規定,92年5月2日還有修正部分條款,以下轉載該法規的部分關於如何申請及變更的內文,如需查詢完整資料請點選前面的法條名稱連結即可…

..略….

四、
  申請者應繳交之書面資料包括:
  申請函。
  含汽車牌照號碼、引擎及車身號碼等資料之車輛清冊
  (格式如附件)。
  車輛清冊所列小型汽車之新領牌照登記書及行車執照
  影本。
  擬安裝之聯結裝置合格報告影本(中華民國八十九年
  三月一日前提出申請者,其聯結裝置之合格報告得以
  專業機構認可之其它技術證明文件替代)。
  小型汽車可附掛拖車之相關設計資料(國產車加蓋製
  造廠公司及負責人印章、進口車應由進口商於國外原
  廠提供之相關規格資料加蓋進口商之公司及負責人印
  章
);汽車所有人如於取得前述資料有困難時,可向
  專業機構申請代為向汽車進口商或國內汽車製造廠尋
  求提供。

..略….

六、
  經書面審查合格者,專業機構得函請本部逐車核發小
 型汽車附掛拖車變更審查合格證明。該合格證明為核發
 日起一年以內有效,期滿後不得申請換發。

七、
  取得小型汽車附掛拖車變更審查合格證明之汽車所有
 人,應於合格證明所載之有效期限內,檢具左列文件資
 料,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檢驗:
(一)行車執照正本。
(二)新領牌照登記書正本。
(三)聯結裝置安裝證明文件(左列項目擇一提出)。
(四)甲種或乙種汽車修理廠出具之安裝證明。
(五)進口車代理商出具之國外原汽車製造廠安裝證明。
(六)國產車製造廠出具之安裝證明。
(七)小型汽車附掛拖車變更審查合格證明正本。

..略….

▼備齊前述法規第四項的資料,經過漫長的作業時間之後,您就可以取得第六項所提的小型汽車附掛拖車變更審查合格證明

不要小看上面這一張審查合格證明喔,這可是很多人十幾年以上的時間才爭取到的能夠讓自小客車合法拖掛尾車的關鍵啊;但是這目前也是很心酸的啊,到底是國產車生產過程偷工減料,還是一些大車廠的人已經因為公司太大而養成公務人員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因為要取得這張證明文件有一個關鍵,請參考上述條款第四項其中一個要件: 國產車加蓋製造廠公司及負責人印章、進口車應由進口商於國外原廠提供之相關規格資料加蓋進口商之公司及負責人印章,之前有客人的車子想要安裝拖車架,經由該公司的網站詢問要如何請該公司提供文件,得到的答覆是: …..本公司的車子…GOA車體XXXXOO$$##$$….回了一堆雜七雜八,就是不願意蓋章證明自己的車子與國外同型車一樣可以拖曳尾車,所以阿,非常不好意思,那個T牌的車主是很難合格拖曳尾車的,雖然你的車是國內銷售第一的品牌!!

107-05-09 補充
車廠如果在VSCC宣告車型,那申請就不用去原廠拿證明文件,依照VSCC公告看一下喔!

Volkswagen pick up貨卡–Amarok 安裝WHISPBAR FLUSH BAR車頂行李架

雙廂5人座的貨卡一直是我覺得功能性最強的車型,可以做為一般家庭的承載車輛,又可以有強大的載貨能力,尤其對我這種喜歡DIY又常拈花惹草的人來說,不管是去買一堆木材、載磚頭、搬兩棵樹回家都很方便,加上我自己又是開店,偶而需要載運大一點的貨物去寄就要將休旅車的椅子移來移去,pick up真的是很對我的胃口呢!

▼不管是歐洲標準棧板或者越野機車、腳踏車通通直接放上去….

雖然貨卡後面已經有大的空間,但如果要在車頂安裝行李架、攜車架之類的話,該如何規劃呢?

VW Amarok的車頂有行李架的預留孔,使用的行李架腳座可以選擇THULE、WHISPBAR這兩個品牌,等一下詳細介紹:

▼用起子將車頂四個預留孔蓋子打開,就可以開始安裝囉!

先介紹的是強調低風阻的WHISPBAR,開始吧!!

▼WHISPBAR是一款強調低風阻、優美造型的行李架,低風阻鋁桿有最低噪音的優良表現

▼這次要安裝的是兩端沒有突出,乾淨俐落的FLUSH BAR,缺點就是橫桿的乘載範圍比較小!

▼當然也是可以選擇WHISPBAR的THROUGH BAR,使用THROUGH BAR的好處是橫桿使用長度比較多,例如要同時安裝一個車頂行李箱以及一台腳踏車,或者旁邊要綁一組炊事帳的可以!

▼實際安裝的情況

另外一個選擇則是來自瑞典的另一大廠,THULE!
▼這是Amarok專用的753 KIT配件

▼依照說明書指示先將橫桿、753、KIT組裝起來

▼將行李架放到車頂並鎖緊即可!

橫桿的部分總共有四種選擇,分別是:
1. 769 Square Bar 方型桿
2. 969 Wingbar 流線型低風阻鋁合金桿
3. 892 SlideBar 伸縮桿

▼THULE也可以選擇這種沒有突出的款式, WingBar Edge

另外,針對貨斗的使用,來自於貨卡王國美國的YAKIMA,分公司也引進了一系列貨卡承載自行車、超長物品(例如海洋獨木舟..)的商品…
▼BeddyJo,在貨斗床台攜帶自行車,快速安裝、不需要鑽孔改裝

▼BlockHead,鎖在貨斗任何想要裝載自行車的位置

▼Locking BlockHead,與BlockHead一樣,但是有附自行車鎖

▼BedHead,固定在貨斗內緣,不需要鑽孔就可以裝載自行車

▼Locking BedHead,與BedHead一樣,但是有附自行車鎖

▼四種貨卡自行車固定器的包裝

▼BedHead系列的夾持方式特寫

▼Outdoorsman 300,不需要鑽孔就可以安裝的多功能承載系統
想出來Outdoorsman 300的用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