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SWIFT 防撞系統安裝全記錄…大多數人買不起的東西…

對於車子,超人我的看法都是[交通工具]而已,什麼DVD、高級音響之類的錢我都是不可能花的,今天介紹的是開車這麼久以來,加裝在車子裡面最貴的裝備—Mobileye C2-270!

標題的[大多數人買不起的東西…],其實指的不是錢的真正問題,而是價值觀的問題,與這篇有相同的意思: 福斯California露營車….大多數人買不起的車…

這一篇是摸索測試Mobileye C2-270的最終篇,期間超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做各種狀況的完整測試,不管是下大雨、晚上、市區、郊區、高速公路通通試過了,前兩篇如下方的連結,有興趣可以先看看:
第一篇: 避免追撞意外、保障出遊行車安全的神兵利器 – 結合LDW車道偏移偵測及前方車輛、行人預警的…
第二篇: PAPAGO!P3 、Mobileye C2-270 車道偏離、前方碰撞警示系統大PK

在切入防撞系統之前先聊聊安裝的車子,話說這台3月份剛加入舞山林的NEW SWIFT是怎麼挑選的呢?這車的設定功能主要有兩點…
1. 舞山林旅遊景點採訪車
2. 平常的市區小孩接送買菜車..(呵呵,有點公私不分的啦~~~)

因為還有一台目前妥善率已經下降需要修理的11年老Grand Vitara,希望另一台是相對來講問題比較少,不用擔心採訪還要顧路的車子,而且也因為要採訪景點的關係,初估一年的行駛里程可能3萬~4萬公里,越常在路上跑就要越注意安全,同時也要油耗表現好一點的,但是考量維護成本,基本上只有日系車列入考慮,先找中古車行看看,結果發現小車還真是保值呢!隨便一台國產新車50幾萬的3年車居然都還要40萬以上,那乾脆找新車比較划算,保固期裡面就像是有一間大修車廠來做後盾,而之前在友站看到網友分享的一些車輛安全資料覺得很讚同,所以選車就有列入做為參考了!

———– 以下為 aquaeuro 分享的資料 —————
沒有ESP無法進入2011年美國IIHS安全首選名單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11835

美國宣佈2012年式新車全面標配ESC—
NHTSA預估將讓單一房車的撞擊意外發生率降低34%,單一SUV撞擊意外發生率不僅可降低59%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5629
備註: ESC (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不同車廠有不同的命名,但是運作原理差不多,例如: VSC、ESP、VDC、VSE….

日本自動車事故対策機構(NASVA)側撞頭部傷害值研究-測試車為SUZUKI SX4
(有側邊氣簾的SX4頭部受傷值HIC 134無側邊氣簾的SX4頭部受傷值8611,而受傷值若超過3000幾乎可判定乘客死亡,故沒有配備氣簾的車駕駛頭部傷亡值是有氣簾車子駕駛的64倍!)
http://response.jp/article/2007/02/05/91070.html

美國IIHS報告:配備側氣簾車禍致死率減少37%SUV更可減少52%
http://tw.autonet.com.tw/cgi-bin/file_view.cgi?a708036823020

———– 以上為 aquaeuro 分享的資料 —————

經過一番資料研究,設定了一些挑選條件:
1. 整合的煞車系統(ABS、EBD之類)
2. 車身穩定系統 (ESP、VSC…)
3. 與歐美地區安全汽車標準一致的至少6顆安全氣囊
4. 如果是國產車是否有數據可以顯示材料、結構是與國外撞擊測試的車子一樣?
5. 省油
6. 定速系統
7. 價格問題

雜誌翻一翻,喔…現在的小車要符合我的基本安全要求沒有5、60萬是買不到的(很抱歉,Tobe目前還無法讓我相信,雖然他有6氣囊的車款),找出幾款車長4米以內的小車,價格極限60萬,這樣第一波濾下來有以下幾台車:

1. Daihatsu Sirion / 長3630mm / 68.8萬 / 油耗17.3(FTP) / 4氣囊 / 無ESP
2. FORD Fiesta 進口版本超出預算太多,國產尚未看到實車
3. HONDA Fit / 長3900mm / 66.9萬 / 油耗14.5(EC) / 4氣囊、定速 / 無ESP
4. Hyundai i10 光看到規格表上面居然有無氣囊、無ABS的版本,直接整個不考慮了…
5. NISSAN March / 長3780mm / 58.8萬 / 油耗15.6(EC) / 2氣囊 / 無ESP
6. PEUGEOT 107 / 長3430mm / 63.5萬 / 油耗21.0(EC) / 6氣囊 / 無ESP
7. PROTON Savvy / 長3710mm / 46.8萬 / 油耗14.7(EC) / 2氣囊 / 無ESP
8. SUZUKI Alto / 長3500mm / 46.8萬 / 油耗15.9(EC) / 4氣囊 / 無ESP
9. SUZUKI Swift / 長3850mm / 64.8萬 / 油耗15.9(EC) / 6氣囊 / 無ESP
10. TOYOTA Yaris / 長3785mm / 63.5萬 / 油耗17.3(FTP) / 2氣囊 / 無ESP

條件1: 整合的煞車系統,這點大家好像都差不多(雖然一樣是ABS,相信系統應該有等級之分,但是這資訊根本是我們無法知道的),只有Hyundai i10很誇張,雖然高階的有ABS,但是為了降價將ABS都取消,心態可議啊,直接除名!
條件2: 車身穩定系統,這個級距裡面就算有皮椅、有恆溫、有Push Start、有定速,但就是全部都沒有車身穩定系統,看看上面的那句:[NHTSA預估將讓單一房車的撞擊意外發生率降低34%],唉…
條件3: 至少6顆安全氣囊,過濾到此僅剩PEUGEOT 107、SUZUKI Swift,選擇真是不多啊!

接著就分析比較107、Swift,107的配備真是簡陋到驚人啊(這個人是指台灣人…[笑]),但卻沒有完整的車身穩定系統,但是油耗表現看來很不錯!與107一樣是進口身份的Swift在相近的售價上就提供了更完整的配備,好啦…不再浪費時間了,看車去….

在最後的紙上談兵挑選階段,扣除107之後一度將HONDA FIT也列入口袋清單,因為FIT雖然在前面的比較中因為是4氣囊所以被我排除,但是他有定速這一點說實在也是蠻吸引人的,如果FIT也是原裝進口的話,選擇的結果可能不一樣,不是我媚外,這是有原因的!!

雖然路上Swift數量已經挺多的,但是平常不關心就不會多看一眼,一到展示區看到實車,感覺很不錯,不會像有些概念車方正到突兀,但也不會圓潤到太娘,尤其沒有"核桃木塑膠板"正對我味,加上排檔桿不會醜醜的一柱擎天,加上現在Swift現在是日本原裝,讓我可以不用忐忑不安….

為什麼說日本原裝可以讓我不用忐忑不安?因為工作的關係,曾經進口某國產化車款的專用拖車架,一個多月後到貨卻發現這台國產化的車子保桿內鐵偷斤減兩,與原裝車不一樣,專用的拖車架沒得鎖;另外也是某個國產車款,要搭配台灣專門為此車款生產的拖車架去變更拖曳尾車,此項變更需要原廠蓋大小章證明此車的可拖曳重量,此車原廠還不錯,願意蓋章,但是卻也提供一份資料要求要依照圖示補強底盤才可以,那不是也擺明了國產化的奧妙之處?至於原產國會不會因為外銷對安全不在意的國家還專程偷工減料輸出?這我就無法了解的啦…

補充一下,為了避免爭議,就不列出車款了,另外一部車當時也是為了變更合法拖曳尾車,所以要拿一些文件蓋章之類的,還要申請交通部的小型汽車附掛拖車變更審查合格證明資料(拖曳尾車變更程序),一切都OK之後卻傳出車測那邊發現我這台國產化的車型大樑的鋼材厚度與原裝進口時的車型有差異(使用比較薄的材料),所以該單位認為我們提供的原始資料註明的拖曳重量不可能與原始資料完全相同,這讓我很訝異,我以為台灣組裝車輛都是原原本本進口零件組裝而已,所以頂多差異只是組裝品質,有人知道這是真的嗎?台灣組裝的板金材料與原裝進口的鋼材有可能不一樣嗎?

總之,在預算考量的壓力下,SWIFT雀屏中選,與美國市場的車子比較一下,NEW SWIFT缺了ESP、胎壓偵測器,ESP真是很無言的東西,車廠加裝這東西的成本有網友分享其實不到200美金,但這可以大幅降低車輛失控的重要裝置是沒辦法由車主加裝的,一個幾千元台幣的安全裝置卻被車廠拿來做為哄抬高階車款的差異性配備!!!胎壓偵測器就還好,因為這東西車主可以自行加裝,就看您自己是否重視生命的價值啦!

▼NEW SWIFT報到

將近三個月的使用時間,單純以油耗來看看花SWIFT這筆錢的效益:
SWIFT市區到高速的平均油耗: 12km/L ~ 17km/L
Grand Vitara市區到高速的平均油耗: 6km/L ~ 7.5km/L
兩者都以市區油耗來計算,SWIFT加98無鉛(試算價格35元/L),GV加95無鉛(試算價格33元/L);純粹油耗來計算SWIFT每公里的油費是2.91元、GV每公里的油費是5.5元,兩者每公里的汽油費用相差2.59元,以前面預估的年度里程30000公里來試算,一年下來兩台車的加油費用差異為77700元,3年後省下的加油費用有可能高於SWIFT三年之後以中古車賣出的價差,這種高油價的時代,省油真的很重要啊!

▼ESP沒辦法加裝,但是後來無意間發現一個東西…(情節請點: 這裡)

居然有我們可以加裝的防撞安全警示系統,而且功能甚至超過很多原廠配備的閹割版本(事實上想也知道,ESP幾千元的東西都不想列為標準配備了,數萬元的裝備怎麼可能會送您呢!),Mobileye這東西真的是大有來頭,AUDI、Opel、BMW、Chrysler、Ford、Honda、Hyundai、Kia、Mitsubishi、Peugeot、Citroen、Volvo、Yulon Motors, Scania…這些車廠都與Mobileye有OEM的合作關係,由此可知Mobileye在此領域的領先地位!

C2-270是Mobileye提供給汽車後裝市場的全功能安全警示系統,很多車廠或許是預算的考量,都只安裝一小部分的功能,例如台灣品牌的納智捷就只有提供LDW車道偏離的警示功能,而事實上此系統的完整功能可多著呢~~

Mobileye C2-270包含以下的功能:
FCW 汽機車前車防撞警示
HMW 跟車距離警示及警報
LDW 車道偏離警示
PCW 行人防撞警示
BCW 自行車防撞警示
UFCW市區汽機車前車防撞警示

上面這些功能我花了好幾個星期逐漸摸索才慢慢的搞清楚,等一下再來分享,先看看安裝的部分…

▼外包裝,這東西與行車記錄器之類的東西完全不一樣,因為一定要專業人員安裝及校正,等一下我就只能在旁邊用眼睛看而已!

▼影像偵測單元、車輛綜合訊號連接插座、顯示暨控制模組

▼使用CAN bus連接訊號,安裝之後一樣會再留下CAN bus的檢測插座,以後要插電腦檢修車子也不用拆東西

▼煞車踏板左上方的保險絲盒,系統要由這裡接上12V電源

▼影像偵測單元要安裝在擋風玻璃上(不知道的人會以為這是行車記錄器呢!),線組要由A柱往上拉,左上那個就是SWIFT的側邊氣簾,當有側邊撞擊意外時可以保護前後座乘客的側邊,前陣子看到一位網友的新馬5被機車側撞的車禍,後照鏡噴進車內,然後後座女兒因碎玻璃而臉部受傷流血,如果時光可以倒轉修正,我相信那位車主爸爸會願意用後座頭枕電視來交換側邊安全氣簾的..(新馬5….不到3個月…遭撞)

▼以色列原廠提供的各車種安裝資訊,安裝的工程師說他們也會將安裝資訊上傳以色列公司的資料庫!

▼校正中,這個校正不像一些簡單的系統要你自己開車上路去對準馬路的標線之類,而是由安裝工程師將影像偵測單元的安裝高度、保桿距離、左右距離量測之後輸入電腦,然後編譯完成後寫入C2-270的記憶體

▼讀取校正牌的資料中….

▼這是測試連結的訊號來源,包含車速訊號、方向燈訊號、煞車訊號、大燈訊號、雨刷訊號

▼左邊是C2-270影像偵測單元,右邊是PAPAGO!P3行車記錄器(P3的膠不可以用黑色的嗎??)

全部安裝完成之後工程師會帶著車主開車上路做測試,工程師說經過大約1-2星期的學習過程C2-270的某些偵測功能才會達到最好的情況,喔..有點神奇呢!(我自己的使用經驗,FCWS前防撞警示的部分一開始就OK,行人、自行車的偵測真的在3天後變成不大一樣呢!)

▼前方範圍內無車輛,系統待命中

▼前方有汽車或機車,兩條橫槓表示目前時速為0

▼前方範圍內出現車輛,系統監測中

▼前車輛在HMW跟車距離警示的範圍內,前方監測範圍內有車輛出現時顯示燈號,本身車速30km/h以上會顯示與前車的距離秒數,可以自行設定0.1~2.5秒的警報觸發數據,善用這個功能可以訓練新手駕駛正確跟車距離的觀念、改善駕駛行車習慣以減少逼車和追撞前車的風險、提醒駕駛在高速公路保持安全距離!
HMW跟車距離警示顯示的是秒數,所以用照片來看會覺得底下這兩張照片的距離差異應該不大,但是數據差很多對吧?這是因為時速不一樣所以秒速就不一樣了!

▼LDW 車道偏離警示,車速55km/h以上發生未開啟方向燈而越過道路分隔線時觸發警示,避免駕駛人行駛於高速公路時因為打瞌睡或分心產生的危險,並可訓練駕駛養成變換車道一定要開啟方向燈的良好習慣!

最後,分享一下安裝Mobileye C2-270一個多月之後的心得…建議一定要安裝!!單就FCWS系統而言,Mobileye C2-270的表現水準超過我原本的想像,基本上我使用這段時間的經驗,當聽到Mobileye C2-270發出FCWS的急促警告音的時候確實都是需要立即煞車或者閃躲的情況,不會因為一般市區的走走停停、車距太近而誤報,Mobileye的FCWS等於是一個強制條件,車主完全沒辦法強制關閉此功能,觸發的參數也不是車主能改變的,如果一個駕駛會經常讓Mobileye的FCWS發出警告,依據這陣子的使用經驗我可以斷言這是一個危險的惡劣駕駛(或者該說是不該開車上路的駕駛);但是HMW就可以由車主自己任意調整觸發條件,我經過這段時間的使用,已經將原本安裝人員幫我設定的1.0數據調整到0.5秒,這個數據讓我整天開車下來頂多"咚"幾聲而已,當Mobileye發出這聲"咚"的單音HMW警告時,坐在副座的老婆都是很正常的表情,但是如果Mobileye的FCWS發出警告的時候,通常副座的老婆已經準備開口罵:[是怎麼開車的…],如果這時候副座是男性友人,當你要測試到Mobileye的FCWS發出警告,你會發現副座的朋友一定會舉起右手抓住上方的把手,同時也會偷偷喵到朋友的腳明顯的往前抵住,好像想要踩煞車…..就是這樣的情境囉!我現在都推薦週邊的朋友一定要安裝,但是….覺得大部分人好像是享受的裝備優先順序大於安全裝備,或許這是目前台灣的特點吧!

▼以下是經過員林市區的實際使用情況,車子很多,不會有誤報的情況,不會像我還沒安裝前的想像那樣一直叫~~

▼這是路況實測的狀況剪輯濃縮版,很多天的情況剪在一起,如果你開車會這樣沿途一直有警告音….那就真的要小心了啊!

認識超人我的人應該都知道,我通常是不會告訴別人什麼東西一定要買的人,但是Mobileye這東西我真的是覺得一定要裝,一輩子的努力禁不起一次的意外,雖然任何裝置都無法100%避免意外狀況,但可以合理的降低疏忽的風險的裝置絕對是該付出的,不要說你開車幾十年都沒事,步怕一萬只怕萬一啊!
前面有提到車商為了賺車種等級的高額價差,除非當地政府法規有強制規定,要不然他們就算明知某些主動性安全配備可以有效降低車禍,他們一樣會視而不見,更糟糕的一件事情是汽車製造廠明知以現代的科技,就算你的車有12個安全氣囊、自動緊縮安全帶這些被動安全防護設備,高於某些時速之下的車禍一樣是死翹翹的機會比較多(最近酒駕開數百萬賓士車撞死人的葉少爺就是最好的例子,副座慘死!),但是廣告卻是讓很多人誤以為被動安全裝備齊全就是安全的保障,依據正常速限開車,ABS、ESP此類主動性安全裝置避免失控,最後再加上可以主動告知偵測路況的系統,讓撞擊發生前有機會讓駕駛全力煞車減低撞擊力道甚至避免撞擊才是重點啊!

▼最後,用一則我看完之後目瞪口呆的影片做結尾(沒有血腥的畫面,可以放心地觀賞!),喜歡半夜高速公路狂飆的人更要看看!

如果是時速110km/h撞上前方肇停的貨櫃車,情況會比上述影片好一些,但也不會好到那邊去;如果能夠即時踩下煞車,就算沒有煞停,就算減到時速50公里的時候一樣撞上,但這個事故就有可能與前面一開始那個SWIFT的Euro NCAP撞擊測試一樣,雖然有車禍發生,但是撞擊力道已經減輕到現代車上的被動安全裝備有可能降低傷亡的程度,至於大家有沒有倒楣的一天?或許只有那天才知道吧!